运 行成本低的环保装备 ,有 助于 完 成国 家环境污染治理任 务 和建设 资 源节约型 、环 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,有 利于 推 动经济发展方式 的转变。 发展环保装备是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 内 容 。节 能环保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 一。环 保装备是环保技术的重要载体 ,是 环境保护的重要 物 质基础 ,是 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 。加 快发展环保装备对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,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。 发 展环保装备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。在 全球 能 源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的背景下 ,节 能环保已成为 当 今世界产业发展潮流 。金 融危机爆发后 ,欧 美等许多国 家都实施“绿色新政” ,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应对当 前 困难 、构 建未来核心竞争力 的 战略性选择 。同 时 ,发 达 国 家还利用其技术优势抢占国际市场 。适 应国际产业竞争 需 要, 大 力发展环保装备 , 是 打破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垄断 , 提升我国环保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。 环 保装备市场需求旺盛 ,发 展潜力大 。 国 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 求,节 能降耗 、减 排治污的新任务为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提 供 了新的驱动力 ;且国 家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也将进一 步加大,据估算, “十二五”期间,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 额 将 达 到 3.1 万 亿 , 这 必 将 推 动 环 保 装 备 产 业 的 发 展。预
计 “ 十 二五 ” 期 间,脱 硫 脱 硝、城 市污水 和垃 圾 处 理设 施建 设 投 资 将 达 6000 亿 元 ; 工 业 行 业 余 热 余 压 发 电 、 “ 三 废 ” 综合利用以及烟尘、粉尘控制领域均存在巨大需求。 二、 指导思想 、基本 原则和主要 目标 (一) 指导思想 )指 深 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,紧 紧围绕 “ 十 二五 ” 期 间国 家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任务和目标,以需求为导 向,以 企业为主体 ,以 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为重 点,强 化供需对接 ,完 善政策标准体系 ,创 新投融资机制 , 全 面提升环保装备产业供给能力和水平 ,为 建设资源节约 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。 (二) 基本 原则 )基 本原 坚 持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 。充 分发挥市场配置 资 源的基础性作用 ,引 入和扩大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环保装 备 研发 、制 造、应 用和投入 。加 强政策引导 ,强 化监督管 理,优化环保装备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。 坚 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。 立 足国内 ,推 动环 保 技术装备的本地化、自主化,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。改 进 和加强关键、薄弱环节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 再 创新 , 提高核心、关键环保技术装备和零部件的技术水平。 坚 持装备制造与延伸服务相结合 。以 发展先进适用环 保 装备制造为重点 ,向 上下游延伸产业链 。注 重发展工程
视 不够 ,多 数企 业的研发力量相对 薄 弱、技 术开发投入不 足。 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低的 单 项、 常 规装备相对过剩 ,部 分市 场急需 、高 效节能的成套设备和核心 、关 键部件的自 主化率不高,目前主要依赖进口。 三 是标准体系不完善 ,缺 乏产品质量认证 。 虽 然已初 步 构建了环保产品( 装 备)标 准体系框架 ,但 标准数量较 少,分 布不均衡 ,标 准对行业发展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发挥 不 够。环 保装备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,缺 乏质 量 监督和认证机制 ,产 品质量低下问题较为突出 ,运 行效 果难以保证 。 四 是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健全 。引 导和支 持 产业 发 展的优惠政策 尚 未完全 落 实 ;市 场准入政策不完 善,环 保装备招标不规范 、重 复引进和无序竞争的情况依 然 存在 ;环 保监 管、执 法力度不够 ,企 业减排治污的内生 动力不足, 抑制了环保装备的市场需求。 (三)形势和需求 发 展环保装备是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必然要求 。 随着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趋强化, “十二五”期 间,国 家对环境 保 护提 出了新的要求 ,除 二氧化硫和化学 需 氧量两个指标外 ,还 将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 总 量增 加为 新 的约 束性指标 ,环 境 污 染治 理的任务更加艰巨 。加 快发 展 环保装备产业,生产出更多治理效果好、能源消耗少 、
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以及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 剂 等门类相对齐全的产品体系 ,基 本满足国内市场对常规 环保装备的需求。 三 是技术水平提高 ,产 业化取得进展 。 一 批拥有自主 知 识产权的成套环保技术装备取得突破 。炉 排炉垃圾焚烧 发 电、污 泥干化发电 、城 市污水处理厂 成 套设 备等部分关 键 共性技术 已 经实现 产 业化 ;工 业废水治理和消烟除尘技 术 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,并 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得到推广 应用;脱硫等技术装备逐步占据国内脱硫市场的主体地 位;电 除尘 及 袋式除尘的 技 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,不 仅可 满足国内需 求,还出口到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。 (二) 存在的问题 )存 一 是产 业规模较小 ,集 中度偏低 。 现 有环保装备产业 规 模较小 ,且 产业结构不合理 ,集 聚发展不够 。缺 乏一批 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 、市 场份额大 、具 有系统 集 成 和 工 程 承 包 能 力 的 大 企 业 集 团 , 目 前 产 值 20 亿 元 以 上 的环保装备专营企业仅有 2 家 ;众 多 中小 企业专业化特 色 发展不突出 ,企 业分布比较分散 ,生 产社会化协作尚未 形成规模。 二 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,关键成套装备依赖进口 。技 术 创新机制尚不健全 ,产 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 设进展迟缓 。部 分科 研机构 对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重
设 计、中介服务、运营保障和工程总承包等一体化服务 , 全面提升环保装备的运行效果和管理水平。 坚 持大企业带动与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。充 分 发 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 ,打 造环保装备制造 、工 程总承包 领 域的旗舰型企业 。突 出中小企业的专 、精 、特 、新 发展 , 鼓 励多种形式的联合与重组 ,形 成以大企业为骨干 、中 小 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。 (三) 主要 目标 )主 要目 “十 二五 ” 期 间,环保装备发展要按照技术先进 、运 行 可靠 、经 济高效 、保 障有力的要求 ,在 基本满足国家环 境 保护对 技 术装 备需求的基础上,重点发展具有全局性 、 普 遍性 、危 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 急 需的 技术装 备。具体目标是: — —基 本满足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的技术装备需求 。研 究 开发和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 、共 性环 保技术装备,基本满足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及 铅、汞、镉、铬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治理的需求 。 — —提 升产业技术水平 。培 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 技 术研发中心 ;建 立一批集科研院所 、企 业组成的产业技 术 创新联盟。促进 一 批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实现标准化 、国 产 化、 自 主化 , 自主知识产权装备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 , 应用信息技术的装备比例大幅度提升 。
环保装备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,是实现污 染物减排 ,建设资源节约型 、环境友好型社会 ,确保环境 安全的重要保障,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,是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 。环保装备产业具有政策导 向性强、产品覆盖面广、产业关联度高、资金技术密集 、 社会责任重大的特点 ,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 装备 、资源 综合利用 装备、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 、环境污染治理配 套材料和药剂等 。为指导“ 十二五”期间环保装备产业的 发展,制定本规划。 一、现状和形势 (一) 取得的 成效 )取 的成 “ 十 一五 ” 期 间, 我国 继 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环保装备,主 要 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,治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,为 环 保装备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,环 保装备产业发展取得 了显著成效。 一 是 产 业 规 模 逐 步 扩 大 。 截 至 2010 年 底 , 全 国 从 事 环 保 装 备 制 造 的 企 业 单位 5000 家 左 右 ; 工 业 总 产 值近 2000 亿元,是 2005 年的 3.5 倍;从业人数 50 万人以上。 二 是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的产品体系 。我 国已 拥有一 批 较为成熟的常规环保技术和装备 ,环 保装备 的产 品种类 达 到 10000 种 以 上,形 成 了 包 括 大 气 污 染 治 理、水 污 染 治 理、固 体废物处理 、噪 声与振动控制 、资 源综合利用 装 备 、